2025年7月10日,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携手天津市宁河区苗庄镇后刘瘸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了“振兴乡村文化,共筑团结纽带”暑期实践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帅君,辅导员古丽尼格尔、刘青、李雪,张洁、李宗泽,学生党员、团员青年骨干共计30余人参与其中。


红色宣讲忆初心,精神力量润心田
活动伊始,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躬勤耕稼,薪火相传”团队的宣讲员以鲜活的延安故事拉开活动序幕。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艰苦奋斗,到张思德同志的赤诚初心,宣讲员生动阐释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让红色基因在讲述中代代相传。
随后,“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思源逐梦”团队带来《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主题宣讲,系统展现了中国核工业从艰难起步到跻身世界前沿的壮阔发展历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令在场师生与村民深受触动,精神受到极大鼓舞。
文艺互动聚民心,民族团结一家亲
午后,党群服务中心广场热闹非凡。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石榴“源”梦工作室的师生们身着绚丽民族服饰,跳起欢快的维吾尔族舞蹈。灵动的舞姿引得村民纷纷驻足,不少人还主动加入,广场上满是欢声笑语。这一幕,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正是工作室成立的初衷。
舞蹈结束后,熟悉的旋律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师生与村民手拉手,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嘹亮的歌声中,既饱含对祖国的深情热爱,更传递出各民族同胞同心同德的赤诚,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温情走访老党员,真情慰问暖人心
受学院党委嘱托,院党委副书记陈帅君带领学院师生代表,与村“两委”干部一同前往老党员家中开展慰问。大家与老党员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并主动帮忙打扫庭院、整理家务,用实际行动传递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让老党员真切感受到来自后辈的敬意与牵挂。


劳动实践显担当,助农关爱暖人心
在村头的桃树种植基地,学生们热情高涨地协助村民采摘桃子。大家分工协作,穿梭在桃林间,体验着劳动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同时,学生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线上平台及时发布桃子代售信息,以“爱心代售、精准助农”为目标,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用青春力量为村民增收添砖加瓦。


此次活动是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深化“校地共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传承红色精神、促进民族文化交融以及开展劳动实践,不仅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更以文化为纽带,凝聚起了乡村发展的合力,为共建“情感相依、发展共进”的美丽乡村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