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农业理论知识,拓展研究生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认知,近日,经济管理学院2025级农经硕士研究生在刘兵博士带领下,前往长芦汉沽盐场实践参观。活动旨在让研究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一粒盐”背后的完整产业链与经济叙事,将抽象的农业经济理论与鲜活的产业实践相结合。

作为中国海盐文化重要发祥地和北方最大海盐生产基地,长芦汉沽盐场不仅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在盐场工作人员引导下,从盐业文化展览馆出发,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盐场的天然位置优势、红色革命故事、盐渔交融模式,盐业对工业发展价值以及新时代赋予盐业的新篇章。随后参观工业盐山、七彩盐田、文旅乐园等游览区,更让同学们兴趣倍增。
此次实践,从基础的原盐到琳琅满目的食用盐、沐浴盐、保健盐等终端产品再到观光区,一条清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展现在同学们眼前,让研究生了解到如何利用品牌优势拓展文旅产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及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中所扮演的角色。

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是农经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更为研究生积累了宝贵实践经验,实现理论知识从“知”到“行”的有效跨越。
撰稿: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