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开展研究生常态化学术交流活动(一)
学术赋能,智启未来。为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自本学期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常态化学术交流活动。3月21日下午,首期讲座成功举办,由姜岩教授、杨娱博士与刘羿博士为研究生带来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启示。
首先,姜岩教授带来《乡村治理积分制的实践探索》精彩讲座,深入探讨乡村治理积分制理论与实践。积分制作为一种创新手段,需结合各村自身实际,合理制定积分规则,避免盲目跟风;同时要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确保积分制公平公正,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精准度,促进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姜岩教授提出的这些要素对研究生专业学习具有重要启示,引导其在未来研究中关注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基础与治理创新关系,以及数字化治理应用,对未来毕业论文选题提供帮助。
随后,杨娱博士带来的讲述题目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该研究的创新点、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等关键内容,特别强调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论。针对实证分析中可能出现的不显著结果,建议同学们先理性地多维度展开归因分析,而非直接否定研究价值。此外,杨娱博士还指出学位论文中的对策建议需与分析过程形成逻辑闭环,以增强论文逻辑性和实用性,为同学们在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清晰思路与方法指导。
最后,刘羿博士开启《AI赋能学术创新——智能工具在经管科研中的高效应用》学术讲座。讲座全景式解构了智能工具在经管研究中的应用图谱,从大语言模型矩阵运算原理,到Kimi、秘塔搜索等工具的长文本处理技巧;从Markdown文档转换的实用妙招,到使用"需求背景+格式模板"的精准提示词设计,构建起AI辅助科研的有效方法论。针对学术研究,着重建议同学们要建立自己的文献知识库,并推荐许多智能工具可帮助构建个性化文献数据库,实现研究关键词精准检索。刘羿博士提醒大家不要试图从网上不劳而获,应踏实阅读文献,将AI作为辅助工具,提高科研效率。
三场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研究生们带来前沿学术知识与科研方法。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掌握更多高效研究工具和技巧,受益匪浅。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常态化学术交流活动,为师生创造更多学习交流机会,助力研究生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撰稿人:张一鸣、王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