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刘洪银
职称:教授
电子邮箱:lhy813@163.com
个人简介:
刘洪银,男,1968年8月出生,民主同盟,博士,现任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市西青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天津市高校社科实验室主任,天津乡村振兴研究院智库中心主任,民盟天津市委会委员,民盟天津农学院支部主委,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负责人,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带头人,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工程。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评审专家,国家、上海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科技库专家,天津市科技特派员,津科帮扶咨询专家,天津市经济学会理事、天津市农业经济学会理事、天津市环渤海经济研究会理事、天津市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等。
教育背景:
1987.9-1991.7, 山东纺织工学院纺织系针织工程专业,学士
2002.7-2005.12,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
2006.9-2009.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博士
2009.12—2011.12,南开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博士后
工作简历:
1991.7—2001.6 山东省潍坊市巨龙纺织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工程师
2001.6-2002.5 山东省昌邑市都昌街办工程师
2002.5—2006.9 山东省昌邑市经济贸易局副主任,经济师
2009.9—2011.11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2011.11—2015.12 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2015.12至今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与劳动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创业管理,产业经济学,职业教育管理
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环境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学》
研究生课程:《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社会学专题》
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1]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1).(CSSCI)
[2]我国灵活就业形成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1).(CSSCI)
[3]我国劳动力资源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3).(CSSCI)
[4]当代中国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变迁[J].贵州社会科学,2007(10).(CSSCI)
[5]我国人力资源配置合适性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08(3).(CSSCI)
[6]从中国农业发展看“刘易斯转折点”[J].西北人口,2009(4).(CSSCI)
[7]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农村收入分配效应[J].西北人口,2011(1).(CSSCI)
[8]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济增长效应[J].人口与经济,2011(2).(CSSCI)
[9]农村实行中职义务教育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1(1).(CSSCI)
[10]技术进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和机理[J].软科学,2011(7).(CSSCI)
[11]农村中职免费教育财政可行性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17).(CSSCI)
[12]从“民工荒”看我国“刘易斯转折点”与农民就业转型[J].人口与经济(1).(CSSCI)
[1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带土进城”与农地权益保护[J].西北人口,2012(1).(CSSCI)
[14]“大学后”就业与就业教育延伸[J].江苏高教,2012(2).(CSSCI)
[15]从中国“刘易斯转折点”看产业转型与农民就业转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4).(CSSCI)
[16]新生代农民工渐进式市民化必要性和可行性[J].现代经济探讨,2012(12).(CSSCI)
[17]新生代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与公共成本估算[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4).(CSSCI)
[18]城镇化中农民二重分化取向及其实现机制[J].中州学刊,2013(12).(CSSCI)
[19]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治理机制[J].兰州学刊,2014(3).(CSSCI)
[20]稳步城镇化三步走战略及实现机制[J].兰州学刊,2014(5).(CSSCI)
[21]How Far is the Employm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Second-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 651-653 (2014) .(EI&CPCI)
[22]城镇农民工就业的非组织化及其市民化约束[J].中州学刊,2014(11).(CSSCI)
[23]Deepening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DEStech Publication,Inc.(CPCI)
[24]城市蔓延与服务业发展——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5(3).(CSSCI)
[25]“农二代”城镇层级流动对就业改进的梯次影响[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4).(CSSCI)
[26]“农二代”城镇层级流动对打工收入增长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2015(6).(CSSCI)
[27]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成效的区域性差异[J].开放导报,2015(1).(CSSCI)
[28]城镇新生代农民工稳定就业治理机制——基于全国3402个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研究,2016(2).(CSSCI)
[29]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动能生成和释放机制[J].贵州社会科学,2017(5).(CSSCI)
[30]构建人才返乡下乡的有效机制论析,中州学刊,2021(4).(CSSCI)
[31]Develop Rural Tourism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Promote Rur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ASSEHR), ATLANTIS Press, 2017, Vol(95) .(CPCI)
[32]劳动关系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4).(核心)
[33]过程激励在公职人员激励中的应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6).(核心)
[34]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效应[J].农村经济,2009(4).(核心)
[35]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核心)
[36]论劳动本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1).(核心)
[37]农村中职教育国家义务特性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8).(核心)
[38]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1(4).(核心)
[39]新时期我国农村中职教育招生难的成因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1(10).(核心)
[40]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家庭收入效应[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3).(核心)
[41]中国城市国有经济与农村集体土地的空间融合[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5).(核心)
[42]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lsory Rural“9+2”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J].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2011,Vol.2(1) .(CPCI)
[43]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就业双转型的关联机制[J].职教论坛,2011(22).(核心)
[44]农地流转中粮食安全风险的形成与规避[J].江苏农业科学,2012(7).(核心)
[45]农村银行发展的政策性取向与路径选择[J].财会月刊,2012(26).(核心)
[46]农地权益: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J].开放导报,2012(6).(核心)
[47]农业科技创新中人才约束与破解[J].浙江农业学报,2013(2).(核心)
[48]我国农业劳动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3(6).(核心)
[49]城镇化中转制社区适应性转型的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13(11).(核心)
[50]以融合居住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5).(核心)
[51]论“现代农业进城”的内涵和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核心)
[52]产业发展是可持续城镇化的基础[J].农业经济,2014(9).(核心)
[53]创业教育中应重塑大学生创新文化[J].高等农业教育,2014(6).(核心)
[54]新生代农民就业转型问题[J].开放导报,2014(5).(核心)
[55]科技工作者成长:源于学校教育还是“干中学”[J].高等农业教育,2015(1) .(核心)
[56]城镇“农二代”就业转型评价及实现路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5).(核心)
[57]科技人才激励政策成效评估[J].开放导报,2015(4).(核心)
[58]以产业演进推进进城农民就业转型和城镇化稳态[J].理论导刊,2015(12).(核心)
[59] The Constraints on Citizenization of the Unorganized Employment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to Towns, 2015Joi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Management (MM 2015) and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ICASS 2015),DEStech Publications,Inc., pp90-94.(CPCI)
[60]稳步城镇化与农民工就业转型协同治理机制[J].广西社会科学,2016(12).(核心)
[61]城镇建设中宅基地换房的约束与破解[J].开放导报,2016(6).(核心)
[62]从农民增收视角聚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于发达地区的实践[J].成人教育,2017(4).(核心)
[63]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长白学刊,2017(3).(核心)
[64]以校企耦合渗透推进高职院校办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7(10).(核心)
[65]农村居民区规模化养殖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0).(核心)
[66]新型高职教育工学融合推进现代学徒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25).(核心)
[67]从学徒到工匠的蜕变:核心素养与工匠精神的养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0).(核心)
[68]推行医养结合中的瓶颈与对策[J].开放导报,2017(4).(核心)
[69]“农二代”跨城镇流动对劳动权益实现的影响[J].兰州学刊,2017(12).(核心)
[70]以农民再组织化推进农村社会文化建设[J].长白学刊,2018(3).(核心)
[71]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约束与对策建议——基于京津冀地区的调查[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5).(核心)
[72]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其工资收入的影响——基于全国797个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7).(核心)
[73]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ianj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2018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Materials (ICIMM 2018), Guangzhou, China June 15-16, SCITEPRESS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ations,pp116-120, CPCI
[74] Business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2018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ICMESS 2018), Qingdao, China June 23-24, ATLANTIS PRESS, PP445-448, CPCI
[75] Suggestions on Estimation and Reasonable Share of the Governmental Cost of the Citizenization of Rural Transfer Population,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Economics and Education Research(SSEER,2020), Singapore, July 25-26, ATLANTIS PRESS, Vol.455, PP 309-312, CPCI
[76] 发展农村医养结合服务的对策研究,卫生经济研究,2021(3).(核心)
[77] 都市农业融合发展中推进资本下乡机制研究,财会月刊,2021(13).(核心)
[78]劳动教育推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路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1).(核心)
[79]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生态系统建构理路及治理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12).(核心)
[80]新时代劳动形态变迁及不同学段综合育人功能差异性,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年(2).(核心)
独立或第一作者出版著作:
[1]《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效应与机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7
[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模式与治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12
[3]《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评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
[4]《稳步城镇化与新生代农民就业转型协同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10
[5]《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路径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11
[6]《新生代农民工城镇稳定居留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6
[7]《新时代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治理》,中国财富出版社,2021.2
研究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产城融合视阈下稳步城镇化与新生代农民就业转型协同机制研究(2013.7-2015.9),主持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平台经济下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生态系统建构及治理路径研究》(2021.9-2024.9),主持人
[3]中国科协调研课题: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评估(2014.5-2015.4),主持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农地权益视阈的新生代农民工渐进性市民化可行性与路径选择(2012.2-2014.12),主持
[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期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2010.7-2011.6),主持
[6]农业部“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重大课题: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约束与实现路径研究(2014.9-2014.12),主持
[7]中国科协调研项目:学校教育对科技工作者成长影响状况调查(2010.5-2011.12),主持
[8]天津市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工程资助项目(2014.8-2016.7),主持
[9]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课题:我市僵尸企业处置中社会托底政策研究(2016.4-2016.12),主持
[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完善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政策研究(2017.1-2017.12),主持
[11]天津市国际性智库聚集地建设重点课题: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路径研究(2017.3-2017.12),主持
[12]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城镇稳定居留机制研究(2017.8-2019.8),主持
[13]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推动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研究(2017.9-2018.8),主持
[14]2019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软科学研究项目:鼓励人才投身乡村建设问题研究(2019.7-2020.6),主持
[15]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资本下乡推进天津市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路径研究(2019.11-2021.10),主持
[16]2020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2020.9-2022.8),主持
[17]2021年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新时代劳动综合育人功能研究》(2020.10-2022.11),主持人
[18]2021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智库项目《推进我市现代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2021.9-2021.12),主持人
[19]2022年天津市科技计划智库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提升天津市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2022.6-2022.12),主持人
[20]天津市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工程资助项目,16万元,主持人
[21]2019年天津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重点调研课题:关于依托天津自贸试验区做大做强农产品贸易物流业的建议(2019.4-2019.12),主持
[22]天津市政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咨询委员会重点调研课题:加大承接北京金贸资源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019.5-2019.12),主持
[23]2021年天津农业农村调研课题《推动各类人才返乡下乡的支持政策研究》(2022.1-2022.12),0.7万元,主持人
[24]2019年度天津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联合招标课题: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发展道路研究(2019.7-2019.10),主持
[25]2022年天津市社科界深学笃用“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大调研深化项目《推进人才返乡入农研究》(2022.3-2022.11),0.5万元,主持人
[26]庆祝建党100周年“思想的力量——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天津实践大调研”项目:天津改善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创新实践研究(2021.1-2021.10),主持
[27]2020年度天津市社科界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大调研“结对子”项目:社区居家养老医养服务供给机制研究(2020.5-2020.10),主持
[28]2020年天津市社科界“千名学者服务基层”大调研自选项目(脱贫攻坚专项):跨区域扶贫协作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研究(2020.6-2020.10),主持
[29]2019年天津市社科界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大调研“结对子”项目:卫计与民政部门联合施政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对策研究(2019.5-2019.10),主持
[30]天津市社科界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对策研究走基层”调研课题:卫计与民政部门联合施政推进医养结合对策研究(2018.1-2018.10),主持
[31]2022年民盟天津市委调研课题《加强现代作物种业创新,推动我市种业振兴的建议》(2022.5-2022.10),0.3万元,主持人
[32]2021年民盟天津市委重点调研课题《加快我市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促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2021.5-2021.10),0.5万元,主持人
[33]2020年民盟天津市委调研课题:引导和鼓励我市资本下乡人才入乡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2020.5-2020.10),主持
[34]2020年民盟天津市委调研课题:“十四五”天津农村医养结合养老问题及改善对策研究(2020.5-2020.10),主持
[35]2019年民盟天津市委重点调研课题:推进我市田园综合体高水平发展的建议(2019.5-2019.10),主持
[36]2017年民盟天津市委调研课题:天津市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约束问题与解决对策(2017.6-2017.10),主持
[37]2018年民盟天津市委重点调研课题:加快天津资源要素乡村回流的对策建议(2018.6-2018.10),主持
[38]天津农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计划重点项目: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方案研究(2020.5-2020.9),主持
[39]天津农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2010.7-2012.12),主持
[40]南开大学文科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机制研究(2010.9—2012.8),主持
[41]天津农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2012.1-2014.12),主持
[42]2021年天津农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建立完善学科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研究》(2021.1-2023.12),1.5万元,主持人
荣誉及获奖:
[1]“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发展道路研究——基于历程、内涵、发展策略三个维度”获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一等奖(前两位),2020年1月
[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就业转型研究”获天津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2016年7月
[3]“稳步城镇化与新生代农民就业转型协同机制研究”获天津市第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2019年11月
[4]“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模式与治理”获天津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2018年5月
[5]“关于引导和鼓励我市资本下乡人才入乡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获天津市政协2019-2020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独立),2021年12月
[6]“‘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优秀论文一等奖(独立),2022年4月
[7]“提升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思考——基于天津市的调研”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优秀论文三等奖(独立),2022年4月
[8]“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路径研究”获天津市第十四届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1),2019年1月
[9]“新时期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获得天津市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2014年12月
[10]入选天津市第四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工程,2014年3月
[11]“关于发挥天津优势作用,带动京津冀休闲农业转型升级”获2016-2017年度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独立),2018年7月
[12]“对标京津冀需求升级,推进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获2020-2021年度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独立),2022年9月
[13]“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发展道路研究”获天津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20年1月
[14]“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路径研究”获2018-2019年度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1),2020年7月
[15]“关于提升天津自创区科技金融服务质量水平的建议”获2016-2017年度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1),2018年7月
[16]“促进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获天津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1),2020年1月
[17]获2016年度民盟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1月
[18]获2019年度民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4月
[19]“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获得民盟中央优秀论文奖,2016年8月
[20]“‘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获得民盟中央优秀论文奖,2017年9月
[21]“推动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获得民盟中央优秀论文奖,2018年9月
[22]“依托自贸试验区做大做强我市农产品贸易物流业”获民盟中央优秀论文奖,2020年9月
[23]“完善现代种业发展机制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获民盟中央优秀论文奖,2021年7月
[24]“劳动教育推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路径研究”获天津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2021)教育学专场优秀论文,2021年9月
[25]“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府成本估算及合理分担的建议”获民盟中央优秀论文奖,2021年12月
[26]“建议国家实行农村中等职业‘9+2’义务教育制度”获教育部优秀咨询报告,2011年12月
[27]获民盟天津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7月
[28]获天津农学院脱贫攻坚和科技帮扶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4月
[29]2017年度天津农学院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9月